热搜 : 艺述中国 中国文化艺术 中国艺术 中国文化
主页 > 文化 > 非遗 > 正文

源远流长的七夕节——各地七夕习俗

艺述中国 www.ichnart.com  时间: 2016-10-18 14:17  来源: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  作者: 江晓雯

您已经浏览完所有图片

  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,又叫“乞巧节”或“女儿节”,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,也是旧时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。七夕节是中国农耕社会传承下来的重要节日之一,除汉族外,满、朝鲜、壮、侗、苗、畲等少数民族也过此节。但有些少数民族对这个节日有其自称,如满族称之为祭星节、鄂伦春族称之为祭月亮等。

  七夕节起源于牛郎织女神话。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牛郎星、织女星的记载。东汉时,传说天帝为媒,让牛郎与织女成婚,但玉帝又令西王母以银簪划河为界,规定每年七月七牛郎才能借鹊桥同织女相会,民间据此传说形成了七夕节,并且一直保留下来。

  七夕节主要包括:1.拜牛郎织女,瓜棚下听“天语”;2.丢巧针,卜运气;3.七姊妹结盟;4.接露水,种生;5.祭七夫人、魁星、文昌、关公、天孙等等。

  七夕节是女性的节日。发展变化过程中,男女爱情的内容也融入其中,体现出人们追求美好的情感愿望。此外,七夕节期间还进行各种智力游戏,丰富了节日内容。

  七夕节对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。其中,深入人心的牛郎织女是中国民间文学的重要题材,它与民俗生活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间活动,是文学、民俗学、游艺诸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。

 


西和乞巧节—寻访传承人


  一、西和乞巧节

  西和,位于甘肃省东南部,西秦岭南缘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西汉水上游。西和乞巧民俗活动从农历六月三十日晚(小月二十九日)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,历时七天八夜。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,使乞巧在西和得以源远流长,久传不衰。

  西和乞巧风俗历史悠久,与中华民族“七夕”文化基本上同源同时。西和、礼县的乞巧活动,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,与当地的天文现象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,乞巧中的“巧娘娘”是王母娘娘的第七个女儿,即织女、又名七仙女。《史记•秦本记》:“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,玄鸟陨卵,生大业”。大业为秦人之祖。《西和文史资料》(第三辑)所载《汉水与西、礼两县的乞巧风俗录》(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撰)记述:“传说中的秦人始祖女修,就是以织而闻名于后代的。因系氏族的始祖,又有神话故事一直流传下来,故成为星名(织女星)”。又述:“先秦之时,称银汉为‘汉’、‘云汉’、‘天汉’乃源于秦人关于织女的传说”。提出西和县乞巧风俗是秦文化的遗留。西和、礼县是秦人的发祥地,发源于西秦岭北支的西汉水,其上游及其支流漾水河一带为织女原型女修的诞生地。秦人后代为祭祖加以美化 ,后来随着秦人的强大和东扩,将祭祖风俗逐渐蔓延开来,演绎成汉代的“乞巧节”。

  东汉崔寔《四民月令•七月》记载:“七日……作干糗、菜葸耳,食酒脯时果,散香粉于庭上,祈请于河鼓织女”。《乐府诗集》、《文选•洛神赋》等书也有类似记载,可见在东汉末年已形成牵牛、织女在七月七日渡河相会的情节。东晋葛洪所著《西京杂记》记载:“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缕,人俱习之”。南朝梁宗懔《荆楚岁时记》也载: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,穿七孔针,或以金银鍮石为针,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。”宋元时期,乞巧节相当隆重,京城之中设有专购乞巧饰品的贸易市场和商店,称作乞巧市。民国三十六年《西和县志》“民族志”中记载:“七月七,儿女设香案,陈瓜果,拜织女星以祈巧,是夕于灯下,折豆芽置水盆中,察影以卜巧拙”。这与古籍“七夕”记载相仿。

  西和乞巧风俗历时七天八夜,活动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。整个活动分为坐巧、迎巧、祭巧、拜巧、娱巧、卜巧、送 巧七个环节 ;每一环节均有歌舞相伴 ,又有几个富有特征性的仪式。因而留存了大量的乞巧唱词、曲谱、舞蹈形式以及与农耕文明相关的崇拜仪式,还有与生活相关的纺织女工、服饰、道具、供果制做等。

  1、坐巧 ,坐巧即乞巧前的准备。包括乞巧点的选定 、费用的攒集、歌舞的排练、生巧芽、制作巧娘娘等,一般从农历六月十五日前后开始。

  2、迎巧,迎巧是乞巧活动的第一个隆重仪式。农历七月一日前夜,参与乞巧的姑娘们盛装列队来到村外路口或河边祭祀跪拜,迎请巧娘娘下凡,然后边走边唱,将巧娘娘请往坐巧处供奉。

  3、祭巧,祭巧是指给迎来的巧娘娘摆上巧果、巧芽,按传统仪式点蜡、焚香、烧纸、鸣爆竹、跪拜。祭巧是乞巧活动期间每天要首先进行的仪式,七月七日的“转饭”是祭巧的高潮。

  4、拜巧 ,亦称“行情”,就是邻近的乞巧队伍之间象走亲戚一样相互拜祭交流,拜巧从初二一直持续到初六。拜巧时,姑娘们列队前往互敬互拜,载歌载舞,展示才艺,增进交流。

  5、娱巧,娱巧是最基本的乞巧活动形式,乞巧的姑娘们每天昼夜齐集乞巧点,在巧娘娘像前唱巧歌、跳巧舞、娱神自娱,其中“跳麻姐姐”最为奇妙。

  6、卜巧,七月初七是乞巧活动的高潮,这一天的主要活动是卜巧。姑娘们早晨到泉边(或河边)迎水,晚上用迎请来的“神水”掐巧芽投入水中“ 照花瓣 ”或用穿针引线的仪式卜巧,以预测姑娘的巧拙。

  7、送巧,七月初七深夜,姑娘们将端午节绾在手腕上的手袢解下系在一起,连成一座“长桥”,即“手袢搭桥”,送巧娘娘出门,人人手捧香烛缓行至河边,列队跪拜。在“送巧歌”声中点燃巧娘娘像,依依不舍地送巧娘娘上天。

  巧娘娘的五大特点:貌美体盈,相夫教子,纺织持家,女工出类,厨艺拔萃。

  乞巧的五大诉求:光彩照人的容颜,妩媚动人的气质,聪明伶俐的才干,华美鲜艳的服饰,平安和睦的家庭。

  乞巧唱词类型,有 ①神灵崇拜:包括天象崇拜、偶像崇拜、五谷植物崇拜、动物崇拜、水神崇拜等;②对心灵手巧, 对美好姿容风度的乞求; ③对真挚爱情、自由婚姻、幸福生活的追求;④对历史人物、传说故事的颂扬;⑤劝人向善、劝人和谐相处。

  乞巧的音乐、舞蹈形式,有迎巧调、泼又泼调;跳麻姐姐、乞巧歌舞、“打十”舞等。
 


广东乞巧节-明德堂前祭拜仪式


广东乞巧节-香客祭拜


广东乞巧节-珠村牌坊模型

 

  二、广州乞巧节

  广州乞巧习俗主要分布在天河区、番禺区、黄埔区人称为“七姐诞”、“七娘诞”,或“摆七娘”、“拜七娘”,起于汉代。广州人历来重视过此节,清末民初,此风尤为兴盛。大量的竹枝词也同样反映了羊城乞巧节的盛况。此外广州还形成了上九甫、下九甫、第十甫等专卖女子品物的乞巧街市。当前,乞巧风俗在广州天河区、番禺区、黄埔区等地较为兴盛。

  广州乞巧节繁缛、隆重的仪式为国内他处所未有,节日活动含摆巧、拜仙、乞巧、吃七娘饭、看七娘戏等诸多内容;节日以“摆巧”为具体内容,并形成独具特色的传统七夕工艺系列作品,如斋塔、芝麻香等;“拜仙”仪式是广州乞巧节的重要特色。祭拜的对象不仅有牛、女二星,还包括到织女的六个姐妹。

  宋人刘克庄诗云:“瓜果跽拳祝,喉罗朴卖声。粤人重巧夕,灯火到天明。”胡朴安撰辑的《中华全国风俗志》辑录了清末民初广州女子拜七姐的风俗,其中关于乞巧会“摆巧”的情形:“七月初七日,俗传为牛女相会期,一般待字女郎,联集为乞巧会。先期备办种种乞巧玩品,并用通草、色纸、芝麻、米粒等,制成各种花果、仕女、器物、宫室等,极勾心斗角之妙,初六日陈之庭内,杂以针黹、脂粉、古董、珍玩及生花时果等,以应时节。”除了“摆巧”,晚上还要“祭仙”、“乞巧”,“祭仙”又分为“迎仙”、“拜仙”、“辞仙”等不同名目,“初六夜初更时,焚香燃烛,向空礼叩,曰迎仙。自三鼓以至五鼓,凡礼拜七次,因仙女凡七也,曰拜仙。”礼拜后,是对影穿针的乞巧游戏,“于暗陬中持丝绸穿针孔,多有能过者,盖取‘金针度人’之意。并焚一纸制之圆盆,盆内有纸制衣服、巾履、脂粉、镜台、梳篦等物,每物凡七份,名曰梳妆盆。”

  此外,大量的竹枝词也同样反映了羊城乞巧节的盛况,如清朝广东诗人汪鮀几首《羊城七夕竹枝词》所写:“十丈长筵五色香,香奁金翠竞铺张。可应天上神仙侣,也学人间时世妆。”清末东莞人邓尔雅(公元1883—1954年)在《癸亥七夕竹枝词》中也写到:“纸醉金迷斗巧工,民间俗尚仿深宫。致将七夕从初六,南粤犹存五代风。”广州还形成了专卖女子品物的乞巧街市,如上九甫、下九甫、第十甫、十六甫等,“衣香人影,令人目迷五色,各街巷亦游人如织矣。”

  除了上述的“摆巧”、“拜仙”、“乞巧”等活动,过去还有接七夕水、泛舟等习俗。《佛山忠义乡志》载:“七日,朝汲水,夕‘乞巧’”。正如竹枝词所云:“七夕江中争汲水,三秋田里竞烧盐。”《番禺县志》载:“初七夕,为‘七娘会’‘乞巧’,沐浴天孙圣水。以素馨、茉莉结高尾艇,翠羽为蓬,游泛沉香之浦,以象星槎。”

  珠村是一个有800多年历史的聚族而居的古村落,村中两大族姓于南宋年间自中原辗转迁徙而来。自明代开始,珠村归番禺县鹿步司管辖,民国26年(1937年)后,归属广州市管辖。解放后珠村分别属番禺县和广州市管辖,现属广州市天河区辖下的珠吉街。

  珠村人有一句口头禅:“男人扒龙舟,女人摆七娘”,全面概括了珠村的最典型的两大民俗活动。相传,珠村很早就开始“摆七娘”,明清时期十分盛行。抗战爆发后,广州沦陷,珠村“摆七娘”活动全部停止。后来又由于各种原因及女子参加生产劳动,又要照顾家庭,没有闲暇再参加“摆七娘”这一复杂又费时的活动,“摆七娘”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记忆。

  1998年,珠村四位古稀老人带领一些妇女恢复了“摆七娘”的活动。“摆七娘”在珠村越来越盛,摆展规模一年比一年大,并带动了周边的乞巧活动。与此同时,“拜仙”、“对影穿针”等古老的仪式与活动也重新为人们所熟悉,在媒体的关注和推动中珠村获得了“中国乞巧第一村”的美誉。珠村也是目前广州乞巧活动最集中、规模最大的分布区域。

  广州传统的“摆七娘”活动分为“摆大七娘”和“摆小七娘”。“摆小七娘”多由单家或联户举行,形式简单,都在自家厅堂进行;“摆大七娘”则要到大祠堂去,一般要隔几年才举行一次,要提前好几个月,预先准备。无论“摆大七娘”还是“摆小七娘”,节日内容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:

  一、“摆巧”,即“摆七娘”。过去“摆七娘”都是先期备办,如浸谷秧,准备供品、鲜花、时果、女红(手帕、枕头花等刺绣针线)、小盆花、自制工艺品等,过去的工艺制作主要分两大类:一是砌作,二是扎作。砌作的原料主要有谷、米、栗、豆、芝麻、果实、果仁、壳类、草木的枝、皮、动物的鳞、甲、毛、皮、纺织物碎料等。经过筛选,以胶水为黏合剂,用砌花工具,按一定排列拼砌而成花鸟虫鱼、人物服饰、头饰、盔甲、古今建筑、山河、楼宇等。扎作是七夕工艺的另一种形式,主要是指花卉扎作和大件工艺品扎作,原料主要是竹、篾、铁丝、色纸、通纸、绢布。在师傅指导下扎作各种花卉。造型的原料为观音土(本地叫白鳝泥),沉淀好取出晾干至能搓成型为度,按师傅吩咐,做成各式大小花盆、花桶、花座、石台、石凳等。摆展从初六下午开始,过了初八就撤掉,前后持续三天。参与摆巧的妇女全部是未婚女性。

  现在的“摆七娘”虽然依然保留了“砌作”、“扎作”的传统工艺,但制作原料逐渐为现代新型材料所取代,如珠管、珠片、珠通、胶片等大量被采用,从而使七夕工艺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,此外,参与者主要以老婆婆为主,摆巧时间也从三天延长到一周。

  二、“拜仙”,即“拜七娘”。过去三更十分,由老姑婆带领未婚女子举行叩拜七姐之礼,接连七次,称为“拜仙”。珠村现在的“拜仙”虽然改在白天进行,但整个仪式完全按照过去的程式进行,整个仪式分为主持人致辞、司仪朗诵乞巧祝词、玉女拜仙(上香、对拜、洗手、祭仙四个步骤)、玉女合唱乞巧歌等四个部分,前后持续约10分钟。参与的女性总共有8位巧女和10位玉女。

  三、“乞巧”,即进行“赛巧”或“卜巧”的游戏活动。过去“拜仙”之后,在微弱的灯光下穿针比赛,名曰“对影穿针”。 先穿过的便是“得巧”,落后的则是“输巧”。“丢巧针”是一种占卜性的游戏活动,国内其他地方又叫“浮针试巧”、“漂针试巧”,方法是在一个容器中盛以水,露天放置一段时间,水面生膜后,投针或细草于膜上,看容器底部针影的图案花样,以验智巧。

  四、“吃七娘饭”、“看七娘戏”。过去,“摆七娘”期间,参与“乞巧会”的妇女会有一个小型的聚餐,一方面加深姐妹之间的情谊,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“吃七娘饭”获得七姐的保佑。“摆大七娘”时上述活动则都有族人打点,地点就在大太公祠堂里。目前广州珠村的“七姐诞”依然保留了上述两个传统项目,不过规模更大,形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,如“吃七娘饭”不再限于妇女之间,整个族姓的人不分男女都可参与;珠村私伙局即曲艺社的全体演奏者都参与到“拜七娘”的仪式中,演奏《天河会》、《一锭金》等应景的粤曲曲目,整个村子及附近的人都能大饱眼福。

 


石塘小人节-妈妈给6岁的儿子过节


石塘小人节-供品


石塘小人节-彩亭


石塘小人节-彩轿

 

  三、石塘小人节

  石塘小人节是浙江温岭沿海的石塘、箬山一带,在七夕当日为16岁以下儿童向七娘妈祈愿的节日。该节日具有明显的闽南文化特性,与台南、高雄等地供奉织女“七娘妈”彩亭相类似,是闽台文化具有同根性的有力佐证。

  北宋期间,因印度佛教中摩喉罗六岁即出家成佛的故事在开封地区广为流传,他的成功经历与父母对儿童的期望正好契合,所以在七夕节供奉摩喉罗偶像逐渐流行开来。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云:“七月七夕,(到处)皆卖磨喝乐(摩喉罗),乃小塑土偶耳。至初六初七晚,贵家多结彩楼于庭,谓之‘乞巧楼’。铺陈磨喝乐(摩喉罗)、花瓜、酒炙、笔砚、针线……”南宋建都临安之后,七夕节供奉摩喉罗偶像的习俗在南方也扩布开来。据《梦梁录》记载,当时的临安“七月七日,谓之‘七夕节’……内廷与贵宅塑卖磨喝乐,又名摩候罗孩儿,悉以土木雕塑,更以造彩装座。”这应该就是石塘“小人节”中彩亭与彩轿的原型。

  元明两代这一习俗在我国南方依然流传,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,摩喉罗在佛教中的信仰光环逐渐褪去,变成纯粹的玩偶,并被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人物形象所取代。

  300多年前,石塘、箬山一带的居民从福建惠安、泉州等地迁入,将当时在闽南盛行的七夕供奉玩偶的习俗也带到了这一地区。据方宝璋《闽台民间习俗》考证:闽南民间称织女为七娘妈,被视作小孩的保护神,民间传说七夕是七娘妈生日,因此,又称七夕为“七娘妈生”。每逢七夕,许多家庭都要祭拜七娘妈,祈求家中小孩能够健康平安成长,温岭市的石塘“小人节”就延续了这一闽南风俗。

  随着时间流逝,这一风俗在全国各地逐渐消失,但由于石塘、箬山一带与大陆隔绝的地理位置,故这一习俗被完好地保存下来,成为当地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观。石塘、箬山曾是一个与大陆隔海相望的海岛,据考为清同治十三年[1874]与内陆相连接,但仍为相对闭塞的僻壤之地。与之相类似,在海峡彼岸的台湾台南和高雄地区,七夕节亦留有纸糊彩亭“七娘妈亭”供奉织女的特殊习俗。

  石塘小人节以石塘、箬山为中心,在当地的发展过程中,既保存了宋代京城开封与临安流行的七夕风俗,又是这一风俗在该地特有生态环境中的演变结果。小人节专为祈愿儿童健康成长;主祭品必需彩亭、彩轿和糖龟等物;主祭者一般为女性长辈。现在石塘小人节大体可以分为前期准备与七夕当日祭祀两个部分。

  一、前期准备工作
  主要是指祭祀器物的准备。石塘过“小人节”祭品中必须有玲珑剔透、五彩缤纷的彩亭(彩轿),民间简单称为“纸亭”。它们通常以五彩纸和竹子为主原料,扎成精美绝伦的立体二、三层楼台,每一层又如民间的抬阁,有做工精致的民间戏文舞台场景。内容多为八仙过海、西游记等。其中的人物长约10公分,头部为立体泥塑,身体用竹签为骨,外饰各色绢纸,栩栩如生。两翼除古装戏故事中的人物外,有些也用彩纸和绢做成的假山、凉亭、石桌等装饰。彩亭大小高度不等,一般为50—100公分,按需制作,价格不等。部分彩亭的亭联为“上天奏好事,下界保平安”,横额为“虫二”二字,即风月无边的意思。当地16周岁男孩的“纸亭”,因习俗以为他们即将转为大人,是最后一次享受,所以制作异常精美。一般均为三层,在底层戏剧人物场景外,正中位置加一个身背包袱、手拿雨伞外出赶考的男青年。楼台最高层屋脊两端,也加上冲天的金色鱼龙尾,暗示金榜题名。整个“纸亭”金碧辉煌,当地也称为“满金亭”。为女孩制作的“纸亭”,过去没有楼台样式,而是传统的花轿样子,又叫“彩轿”。现在女孩也有用彩亭的。七夕前夕,当地居民(除基督教徒外)都要为自家未满16岁的孩子购置彩亭或彩轿。另还需购置鞭炮、香烛、供品等物。

  二、“小人节”祭祀程序
  1、每年农历七月初一到初六,每天清晨需点7支香,祭七女神。不设供桌。

  2、初七(小人节当天)清晨至中午间,具体时间各家有异,最早者凌晨,最晚者中午,择时辰而定。各自在家门口当道摆设供桌,陈列供品。在供桌中间摆放彩亭或彩轿,或简单地只陈列七娘妈纸人。在彩亭或彩轿前,摆放七个酒盅,七色线、七色花,香蕉、葡萄、西瓜、木耳、香菇等时鲜果蔬,以及糖龟(音jiu,为当地的一种面食,用模子压出,一般为砖块大小)、刀肉、鱼干、索糆、粽子等祭品,其丰盛程度视家庭情况而定。

  3、点燃香烛,开始正式祭拜,一般由女性长辈主祭。祈求七娘妈保佑小孩聪明、健康,也求家庭平安。

  4、香燃尽时,全家再次揖拜,燃放鞭炮。

  5、最后将彩亭和彩轿焚烧献给七女神,焚烧前,孩子们经常争先恐后扯下纸亭中的戏剧人物把玩。

  小人节当日,孩子们身穿新衣,挂上银项圈,戴小香袋。每家每户浸米做圆,送圆并宴请亲朋好友。小人节的准备和祭祀内容环环相扣,隆重而又庄严肃穆。
 


郧西七夕-采摘指甲花染指甲


郧西七夕-燃放河灯


郧西七夕-孟慎彩家参加请七姐活动


郧西七夕-刘惠清做巧食


郧西七夕-传授手工刺绣技艺

  
   四、郧西七夕

  郧西七夕是在郧西境内的汉江、天河和金钱河流域以请七姐为主要仪式、以祈福乞巧为内涵的民间节庆习俗活动。

  郧西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,汉江重要的支流天河流经县境。早在唐宋时期,郧西就产生了由天河、金钗石(也称转精奇石)、织女洞、石公公、石婆婆等自然景观而演绎的牛郎织女七夕神话传说故事,也因此在郧西民间形成了世代传承的七夕习俗。

  “请七姐”是七夕习俗的主要仪式,它通过“请”“问”“送”三个环节,把以织女为代表的女神请下凡间向她问年成、占祸福、求婚姻、乞巧等。此外,还有男人们挑水“盛七水”、给黄牛带花环“贺牛生日”,妇女们“比巧工、做巧食”,姑娘们“染指甲”,老人们 “观星辰”(预测旱涝),少男少女们 “葡萄树下听夜话”,一家之主们 “放河灯”等祈福乞巧活动。同时,以七夕文化为内涵而对数字“七”崇拜的“七成八不成”相亲习俗也在郧西代代相传。

  成书于公元八世纪、现存最早的日本诗歌总集《万叶集》中有130余首诗歌涉及“七夕”。日本学者曾经实地到郧西天河口考察认为,这些诗歌中所称的“天河”、“天汉”等原型与郧西天河有密切关系。郧西七夕在中日传统七夕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。

【声明】①艺述中国遵循行业规范,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;②凡艺述中国的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 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“来源:艺述中国“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或将追究责任;③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艺述中国网的价值判断。④如涉侵权稿件,请立即与艺述中国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相关资讯

  • 河北木偶制作匠人:把非物质文化物质化
  • 非遗传承的三境界:脚踏实地为最高境
  • 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影像虽好,还需多措并举
  • 不要把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对立
  • 关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
  • 陕西郑国渠申遗成功 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
  • 牛角弓传承人的“制弓谱”:230多道工序一次性
  • 古琴非遗保护获重大成果 破译“天书”有据可查
  • 源远流长的七夕节——各地七夕习俗
  • 文化遗产技术应用应“不忘初心”
  • 荣宝斋:匠人匠心与新人新意
  • 走近非遗传承人:怀揣剪子 绽放心花
  • 普及中国传统节庆 发扬优秀传统文化
  • 金坛雀舌茶道会获评最具影响力特色节庆
  • 膝盖已碎!300架节庆无人机灯光表演亮瞎眼
  • 千年古刹云居寺曾埋藏佛舍利
  • 法海寺壁画获得技术重生
  • 超实用!常见的佛教禁忌和规矩全在这里了
  • 有石龟有石塔 南京青龙山树林里发现明代寺庙遗
  • 欧洲最大佛教寺院迎来机器僧 讲经说法并兼职扫
  • 中元节的由来和习俗
  • 为何普洱茶在收藏界会陷入“吸金”困境
  • 中国茶文化做客尼泊尔
  • 普洱茶:是饮品、藏品 还是理财工具
  • 国际禅茶文化节在武夷山举行 促两岸茶文化交流
  • 助力茶产业升级转营 第十七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
  • 义乌是日本茶文化源头之一
  • 解读茶文化 细说喝红茶的好处
  • 福建茶叶文化演变
  •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
  • 茶艺的缘起与成长
  • 中国茶文化与世界
  • 五彩缤纷的世界茶文化
  • 图文推荐

    微信扫一扫,关注艺述中国
    获取中国文化艺术精彩内容
    • 军旅·行旅 孙立新油画展
    • 江苏名家晋京展:冯健亲油画回顾展
    • 和而不同:傅文俊数绘摄影展
    • “心之骛:王新妹的自然观”摄影作品展
    • 花开敦煌——常沙娜艺术研究与应用展
    • 1
    • 2
    • 3
    • 4
    • 5





    投诉/建议:
    通过E-mail将您的想法和建议发给我们
    稿件投诉:ichnart@163.com
    版权建议:tvscn@vip.163.com
    联系我们:
    艺述中国热线:13924039921
    官方客服QQ:351825039
    微信公众号:ichnart
    Copyright©2016 ichnart.com,All Rights Reserved 艺述中国 | 版权所有    粤ICP备16023804号-2

    用微信扫一扫